凌云:乡村振兴新金融服务须注重“五大结合”
一、乡村特有功能与金融服务功能发挥相结合
乡村振兴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应重在乡村所特有的功能发挥。乡村不同于城镇,二者的功能存在差异。城镇的功能主要在于集聚、融合,乡村的功能则主要在于守护、传承。乡村特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二是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功能;三是传承国家、民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乡村正因为存在上述特有功能,因此,一个国家的乡村永远都不可能灭失。乡村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发挥它所特有的功能。作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新金融,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特征:一是运用金融科技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功能;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金融服务普惠共享功能;三是以低碳绿色转型推进金融服务绿色化。
新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新金融着力发展现代“三农”金融,包括支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供给。传统金融在经济发展和市场价值取向的推动下,客观上存在金融资源向城市集聚而冷落“三农”的现象。新金融发力的重要领域就是现代“三农”金融领域,走进农村、亲近农民、支持农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扎稳“三农”根基。新金融运用现代数字科技和支付技术,不仅从资金供给、平台搭建、生态场景打造等方面,为乡村振兴出力;而且通过完善的研修中心人才培训网络以及教育联盟功能作用,为乡村治理赋能。一是支持发展粮食产业。加大粮食产业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粮食产业链。粮食产业链包括生产前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生产中种植、管理,生产后销售、收购、流通、加工、消费等主要环节,目前这些环节的金融要素嵌入水平以及现代科技应用水平都不足。为此,需要新金融运用金融科技将信贷资金、金融产品创新、授信审批以及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嵌入粮食生产、加工、储备、销售等各个环节。二是支持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是保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新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应大有作为,不仅主要通过绿色信贷助力绿色农业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以及创新其他绿色金融产品,以更有效地满足绿色农业融资主体的需求。三是支持乡村文化保护。乡村文化是广大农民在乡村长期生活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环境。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振兴的难点,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新金融一方面通过信贷资金支持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包括新农村住房建设、乡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古村落抢修保护等;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的金融教育网络平台和打造的教育联盟,培训村干、青年农民、回乡退伍军人等乡村建设主力军,普及乡村文明知识,以传承乡村乡村振兴。
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增强“三个能力”建设相结合
在建设银行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三个能力”建设指示精神,是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根本遵循。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口,乡村振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也是应对国际形势变化以及促进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新金融服务国家建设不仅在基础设施方面,而且聚焦被传统金融冷落的“三农”,将金融活水滴灌乡村的田间地头。
新金融着力于三大方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能力:一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改变原来贷款仅支持农业这一单一的模式,而是向支持农工商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乡村贷款由第一产业(以种养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新兴产业转变。贷款资金重点投向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综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等,主要集中在规模化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物流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乡村文化旅游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健康养老业等。二是促进涉农领域信贷风险数字化精准防控。充分发挥新金融的先进金融科技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效整合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优化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逐步提高发放信用贷款的比重。三是支持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蔬菜和水果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由于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滞后,出口比重不高。在全球农业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应对跨国公司的产业布局和资本渗透,突破国外质量、技术和绿色壁垒障碍,需要充分发挥新金融融资功能,加快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以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县域银行分支机构发展规划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
县域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县域商业银行尤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是服务“三农”的桥头堡。长期以来,广大的县域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或者农村商业银行)、邮储、农行“三分天下”,而其它国有商业银行大多在县域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聚焦服务城市建设。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央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下沉,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加快经营管理转型、提升支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能力。新金融着力于破解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困局,建立全新的“三农”现代金融体系,完善“三农”金融市场,给乡村振兴提供创新动力。
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曾经历了一度大规模撤并的改革“阵痛”,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除农行外,其它国有商业银行都几乎进行了撤并,让出了乡镇以下大部分农村市场。但随着不断深化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特别是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财政每年注入农村大量的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还有建立农民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同时越来越需要金融机构尤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解决多元化投融资服务方案。因此,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亟需制定县域分支机构发展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巩固和升级县域金融服务机构和综合服务功能。选配创新能力强、作风扎实的青年干部担任县域支行“一把手”,践行新金融理念,运用现代金融科技,按照“精干、务实、高效”的原则,构建数字经营员工队伍和管理模式。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乡村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制定信贷投放、产品创新等目标任务,并分解到县域机构网点和客户经理服务团队。加大财务资源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县域市场费用投入倾斜;加大人力资源对县域的支持,持续落实新招聘员工优先到县域支行锻炼政策。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县域机构网点考核的最主要内容,并作为长效机制。二是打好县域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组合牌”。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长期合作,做好金融服务对接,促进乡村振兴项目实施落地。创新乡村振兴服务方式,如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其信用引用到上下游企业及农户的金融服务中,对农业产业链中的应收、预付和存货等提供精准的结构性综合融资解决方案。加强金融服务点建设,如建设银行在未设立金融网点的县域乡镇农村地区,与当地村委会、村口超市、卫生诊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等众多第三方主体合作,建设“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通过服务点将优质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创新输出到县域乡村,快速延伸县域乡村地区服务触角,提升建设银行在县域乡村服务能力。三是发挥普惠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作用。如通过创新“订单农业”金融产品,大力发展订单生产,解决农民找市场难题,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再如支持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融资需求。
四、新金融拓维升级与促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从而促进城乡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落实在县域。2022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县城集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二是推动县城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三是推动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提高,促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
新金融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拓维升级,以科技数据为支撑,以数字化转型为手段,赋能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以数字化金融打造县域农业产业链。以数字金融紧密连接农业产业链各参与经营主体,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农业全产业链生态场景,形成涉农金融服务新模式。二是充分发挥新金融数字化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资本流通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支撑,要通过新金融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及数字化先进风险管控手段和工具,加强与社会资本对接、引导其下乡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三是金融促进城乡市场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县域城镇功能作用的发挥。大力支持县城生产园区、乡镇等规划项目建设,形成就近吸纳乡村劳动力就业;同时发展“零工经济”,如网络零售、在线娱乐等,进一步拓宽城乡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另一方面,支持拓展乡村市场渠道。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搭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链式数据平台;推行“农产品基地+电商企业+城市终端配送”营销模式,如加强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拓展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五、新金融实践与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相结合
促进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农民增收。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须切实发挥支持服务实体经济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新金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金融科技,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综合化、数字化和便利化,促进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一是实行服务下沉将金融服务由城市向在广大的县域乡村延伸。设立“裕农通”服务点,把存贷汇缴投等金融产品和政务民生服务等集成到一个小小的科技终端,可以不设物理营业网点,让村民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二是新金融通过助力智慧政务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新金融运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拓展城乡服务渠道共享,助力基层服务体系的构建。如,打造多终端立体化的便民服务体系,推进银行物理网点中STM 等自助办理渠道开放,并与政务平台数据库中客户数据互认与准入,让每一个银行网点成为政府政务服务的全能窗口。三是打造县乡村服务体系,将银行线下渠道打造直接触达村民的服务窗口,增加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解决乡村居民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以新金融构建“裕农朋友圈”—农民社交综合服务平台,带给乡村丰富的文化生活消费。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利用平台化思维,整合党报的政治资源、银行的金融资源、乡村的治理资源以及各类社会资源,在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等方面,更好的服务“三农”,引导农民奔向共同富裕道路。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高级研究分析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县域经济、乡村振兴、金融党建、金融安全等)